平顶山工学院
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实施办法
教学质量是高等院校的生命线,既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立足之本,也是高等院校改革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在大学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迅速推进的今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已成为高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现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加强对本科教学工作的领导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本科教学质量是学校中心工作中的重心。要认清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地位,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意识,有计划地开展全校性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学习研讨活动,树立质量意识,科学有效地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工作。
学校建立教学质量分级管理责任制:院长作为学校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学校教学质量负总责,要把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党委会,二次院长办公会,专门研究解决本科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对分管工作负责,教务处处长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负具体责任;各系(部)领导对本单位教学工作与教学质量负责,牢固树立“坚持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坚持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坚持教学基本建设的优先地位”的理念,要不定期召开支委会和系(部)办公会,研究本单位本科教学的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坚强对本科教学工作的领导,具体工作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二、进一步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
1、保证本科教学经费的持续稳定增长,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价标准,加大本科教学经费的投入力度,学校学费收入中用于日常教学的经费不低于30%,用以保障教学业务、教学仪器设备修理、教学差旅、体育维持等基本教学经费,确保学校每年生均教学经费达到700元和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5000元的基本要求,并保持每年有所增长。要保证每年用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教学专项经费,专款专用。通过争取专项拨款、银行贷款和学校自筹等多种筹资渠道,不断改善现有的教学基础设施,加快新校区建设,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2、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率。
根据学科、专业情况和教学区分布的特点,进一步加大教学资源的调整、整合力度,合理使用教学用房。对学校大型分析仪器设备进行统一调配、管理和使用,加大教学仪器设备对学生、教师和社会的开放力度,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教学、科研资源共享。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建立教师授课资格审核认定制度。
教师的授课资格每年由人事处和教务处负责审核认定,教师只有通过授课资格审核认定后,才能承担本科教学任务。承担本科主讲任务的教师,应具有主讲教师资格。对于教学效果较差、学生反映较大的教师,教务处或各系(部)将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暂停或取消其授课资格。被暂停授课资格的教师,应及时安排其进修学习,限期提高教学水平,待重新试讲合格后,方能恢复其授课资格;对取消授课资格的教师应立即调离教学工作岗位。
2、健全和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
提高本科教学的质量,必须把加强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坚持政治思想和业务水平并重的方针,健全和完善学校、各系(部)两级教师培训制度,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加强教师的在岗培训,注重教师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的培训与提高。要重视承担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教学任务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迅速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教授、副教授有指导青年教师和新进校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的责任。组织基础理论扎实、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优秀的教授、副教授在教学过程中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帮助青年教师掌握教学规律和授课技巧,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3、加强教风和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学科专业带头人
教师的师德和教风,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应具有高尚师德、优良教风和爱岗敬业精神,对工作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鼓励教师针对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结合讲授的课程介绍本学科发展动态和前沿问题,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做到课前根据教学大纲认真备课和准备教案,教务处和各系(部)将不定期检查教师的教案和备课情况;教师要注重教学研究,重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并通过教改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业务水平。学校将加强对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检查督导,规范各教学环节的行为,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师资队伍建设要在“立足培养、积极引进、提高层次、为我所用”原则指导下,构建学校的教师队伍,加大力度造就一批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家级学术活动,并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扩大学校影响。
4、健全教师教学工作档案
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教师教学工作档案,该档案应记载教师每学年讲授课程名称、授课时数、指导论文篇数、教学质量评价等级、教学工作奖惩情况、师德和教风等教学工作情况。教师教学业务档案由各系(部)负责记载,每学年结束时,经教务处审核后转人事处存档,并作为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和职称评审中教学情况的重要依据。
5、加强教研活动,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各系(部)、各教研室都要按照学校要求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教研活动,研究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促进全体教师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每周各教研室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教学环节中的问题,探索教学难点的讲授法方法,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四、加强本科基础课教学,积极推动英语教学改革
有计划的重点引进和培养英语、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等公共基础课,以及重点学科的教师。学校将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学校重点建设的公共基础课和各专业的主干课程。学校将遴选高水平教师上岗,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加大外语教学改革力度,在继续实行英语教学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以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学校将调整英语学分获得方式,学生通过计算机学习英语课程,通过测试达到合格以上标准,即可获得相应学分。
学校鼓励教师采用双语教学。通过有计划地选送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大学进修英语并学习用英语授课等方式,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在本科教学中使用英语教学,力争三年内,使用优秀外文原版教材,双语教学的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对使用双语教学的教师和积极推行双语教学的教学单位,给予一定的资助和奖励。
五、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证体系
1、健全质量监控体系
完善教学质量标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健全质量监控与保证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由目标、质量标准、信息采集、评价与反馈、调控等环节构成的“五、五、二、一”(五评、五查、二考、一员)管理模式,并对全校教学工作实施质量监控管理。坚持实施各级干部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课程评估制度、信息员反馈制度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等管理办法,对教学质量进行动态监控,确保教学质量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2、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是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为落实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提供了保障。通过日常教学检查、听课、期中教学检查、评估、师生评教、学生信息员反馈等方式和途径检查质量标准执行过程及效果,对执行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态度端正、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出现问题的提出批评,并限期整改。
六、切实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加强学风建设
优良学风、校风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针对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实际,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和就业观,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通过从校内、外聘请专家、学者和其他有关人员开展学风教育专题讲座,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丰富学生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校园文化的良好氛围,构建和谐校园。
2、狠抓考风建设
考试既是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检查,也是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检验,抓好考风建设,严格考试管理是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要加强对全体学生、教师及有关工作人员在考试纪律方面的教育,健全和完善学籍管理制度,严明学习纪律,严格执行考试制度和考试纪律,在成绩评定中, 严格执行评分标准,坚决克服考试作弊现象,对违反学习纪律的学生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七、大力提倡编写、引进和使用规划教材
教材的质量直接体现着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发展水平,也直接影响本科教学的质量。学校在本科教学专项资金中设立一定的教材建设专项基金,鼓励教师编写并出版一批能反映学校学科及专业特色的教材(含实验教材和电子教材)。对获得省部级以上的优秀教材奖,学校予以对等奖励。
教材的选用由各教研室提出计划,系(部)分管教学工作的领导审定后,报教务处教材科;教师个人不得向学生推销教材,坚决杜绝低水平和印刷质量低劣的教材进课堂。鼓励全校各专业优先使用国家规划教材,力争使用规划教材占所有使用教材的80%以上。
八、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加强教学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根据实践教学的客观需要,加大实验室建设和投入力度,适当提高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完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和实验室布局,配置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与设施,全力提高综合型、设计型实验的开出比例,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保证实验开课率达到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标准。
高度重视学生教学实习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实习教学基地建设,有计划地构建相对稳定的院内、外实习基地,原则上每个专业都要有2~3个对口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至少应能容纳本专业40%的毕业生实习。健全学校与教学系(部)两级教学实习管理机制,鼓励学生在生产实际和工作实践中学习。
2、加强实验教学队伍,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重视实验教学队伍建设,要求担任实验中心主任或开放实验室主任的人员应为在实验室工作满三年的高职称人员,选用和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充实实验教学队伍,鼓励现有实验人员通过学习提高自身学历和能力。重视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内容的更新,鼓励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实验讲解和演示,增加设计型、综合型实验项目在实验教学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管理。
各系(部)要对毕业论文(设计)全过程积极进行研究和改革探索,精心选择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做好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工作,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组织教师对学生提交的每份毕业论文(设计)从书写格式、书写内容、条理性论点论据等方面进行考核与评定。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和指导教师的研究课题相结合,提高真题真做的比例。学校每年进行应届本科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表彰工作,并对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汇编成册。
4、开展创新教育,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积极开设有利于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课程和创造技能的实践课程,设立创新学分。对在国家级、省级、校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优秀成绩,或取得发明专利,公开发表优秀论文(设计)以及取得其他突出成果者,经专家评定,可以授予相应的创新学分,免修相应课程。对在创业实践中表现突出者,学校给予重奖并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